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!
小麦
1. 小麦定义
小麦是指以作为粮食、饲料、工业原料或种用的谷物,主要包括普通小麦(Triticum aestivum L.)和硬粒小麦(Triticum durum Desf.)。
2. 小麦标准
2.1 术语
小麦容重:单位体积小麦的重量。 杂质:小麦中存在的非小麦粒的异物,包括无机杂质、有机杂质和生物杂质等,主要包括:
无机杂质(inorganic impurities):如泥沙、石子、土块等非生物来源的杂质。 有机杂质(organic impurities):如麸皮、秸秆、草籽、谷壳等植物来源的杂质。 生物杂质:如昆虫、虫蚀粒等。
不完善粒:包括病粒、虫蚀粒、霉变粒、生芽粒、破损粒、瘪粒及热损伤粒等非完善粒。
病粒(diseased kernels):因黑穗病、条纹锈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、黑点病等感染而变质的粒。 虫蚀粒(insect-damaged kernels/bored kernels):被昆虫啃食,留有孔洞或虫道的粒。 霉变粒(moldy kernels):因长期受潮受湿,在粒表面或内部发生霉变的粒。 生芽粒(sprouted kernels):萌发过程中子叶已明显突出,或胚部显露出芽的粒。 破损粒(broken kernels):粒形破碎,露出胚乳的粒。 瘪粒(shriveled kernels):籽粒干瘪或皱缩、不饱满的粒。 热损伤粒(heat-damaged kernels):因粮堆自热或人为加热致粒色变暗的粒。
异种粮:本批粮食中混入的其他谷物粮食。
异种粮主要包括玉米粒、高粱粒、大麦粒和水稻粒等。
检验方法:
筛选(screening):使用孔径1.0 mm 以上筛的检验方法。 杂质检验:包括无机杂质、有机杂质和生物杂质的检验。 不完善粒检验:检验质量不合格的粒。
2.2 分类
按照小麦粒的品质和蛋白质含量,小麦可分为:
普通小麦分类:
一等小麦:蛋白质含量≥14%,容重≥790 g/L的小麦 二等小麦:蛋白质含量15%到17%,容重≥790 g/L的小麦 三等小麦:蛋白质含量≥14%,容重低于760的小麦 四等小麦:蛋白质含容量15%到17%,容重低于760的小麦 饲料小麦:不符合上述a)~d)标准的小麦
不完善粒、杂质或霉变粒含量超标的小麦为饲料级小麦。
2.3 质量要求
项目 | 指标 |
色泽、气味 | 具有小麦固有的色泽、气味,无异味 |
水分(%) | ≤12.5 |
容重(g/L) | ≥770, 750, 730, 710, 650 (依等级不同) |
杂质总量(%) | ≤1.0, 1.5, 2.0, 2.5, 3.0 (依等级不同) |
不完善粒(%) | ≤8.0, 10.0, 12.0, 15.0 (依等级不同) |
生芽粒(%) | ≤2.0 |
霉变粒(%) | ≤2.0 |
2.4 检验规则
采样:按照GB/T 5491标准执行。 外观:检验色泽、气味、虫蚀粒、虫害、虫蛀孔洞、虫丝网的小麦。 检验项目:
水分:按GB/T 5497中方法测定 小麦容重:按GB/T 5498测定 小麦杂质:按GB/T 5494测定 不完善粒:按GB/T 5494-2015中9.1.6的规定 异种粮:按GB/T 5493测定 生芽粒:按GB/T 5497测定 霉变粒:按GB 2715或GB/T 5494检验
2.5 包装、标识及运输
包装:小麦包装应清洁、牢固、不渗漏。 标识: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地、等级、生产日期、净重和生产单位的标识。 运输:运输工具应清洁、干燥、无异味、无害虫,防雨、防潮、防晒。
2.6 储存
储存条件必须通风、干燥、清洁、无毒,并应做好防鼠、防虫、防霉工作。
2.7 质量指标与等级
小麦按照质量指标分为以下等级: 小麦质量等级标准
等级 | 容重(g/L) | 杂质总量(%) | 不完善粒(%) | 生芽粒(%) | 霉变粒(%) |
一等 | ≥770 | ≤1.0 | ≤8.0 | ≤2.0 | ≤2.0 |
二等 | ≥750 | ≤1.5 | ≤10.0 | ≤2.0 | ≤2.0 |
三等 | ≥730 | ≤2.0 | ≤12.0 | ≤2.0 | ≤2.0 |
四等 | ≥710 | ≤2.5 | ≤15.0 | ≤2.0 | ≤2.0 |
五等 | ≥650 | ≤3.0 | - | ≤2.0 | ≤2.0 |
2.8 取样方法
取样应遵循公平、公正、科学的原则,确保样品能代表整批小麦的实际质量情况。
取样数量:按GB/T 5491标准执行 取样工具:应使用专用取样器,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样品处理:取样后应密封保存,避免水分流失或增加
2.9 检验方法详解
2.9.1 水分测定
水分测定按GB/T 5497标准执行,主要使用烘箱法:
称取10g左右研磨后的小麦样品 在105℃条件下烘干至恒重 计算水分含量=(原重-烘干后重量)/原重×100%
2.9.2 容重测定
容重测定按GB/T 5498标准执行:
使用标准容重器 测定单位体积小麦的重量 结果以g/L表示
2.9.3 杂质测定
杂质测定按GB/T 5494标准执行:
取样品500g 分选出无机杂质、有机杂质和生物杂质 称量各类杂质重量 计算杂质百分比=(杂质重量/样品重量)×100%
2.9.4 不完善粒测定
不完善粒测定按GB/T 5494-2015中9.1.6的规定执行:
从净样中取50g 分离出所有不完善粒 分类称重 计算不完善粒百分比=(不完善粒重量/样品重量)×100%
2.9.5 生芽粒测定
生芽粒测定按GB/T 5497标准执行:
检查粒体胚部是否有明显突出的芽 计算生芽粒百分比
2.9.6 霉变粒测定
霉变粒测定按GB 2715或GB/T 5494检验:
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 识别粒表面或内部发生霉变的粒 计算霉变粒百分比
2.10 适用范围
本标准适用于:
小麦贸易收购 小麦储存管理 小麦质量评定 小麦加工企业原料验收 小麦进出口检验
2.11 标准参考文献
GB/T 5491 粮食、油料检验 扦样、分样法 GB/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杂质、不完善粒检验法 GB/T 5497 粮油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/T 5498 粮油检验 容重测定法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/T 5493 粮油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法
2.12 实施日期
本标准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,替代GB/T 1351-2008。